粟瘡
A+醫(yī)學百科 >> 粟瘡 |
粟瘡是與椒瘡相似,其主要癥狀是眼瞼內發(fā)生色黃而軟的粟粒狀的病變 。每與椒瘡(砂眼)同時發(fā)生,沙澀癢痛。重癥可因粟粒磨擦眼球誘發(fā)翳 膜而影響視力。
皮膚粟疹或眼瞼內生粟之病證。
目錄 |
粟瘡的病因
該病多因表虛受風,火邪內郁,風火相結,郁阻肌膚而成。癥見遍身出疹如粟,色紅作癢,搔之成瘡。日久血氣內耗,皮膚失養(yǎng)粗糙,厚如蛇皮。
粟瘡的癥狀
癥見眼瞼內面生有色黃而軟、形如粟米之顆粒,自覺沙澀癢痛,流淚不適等癥。類今之濾泡征,可見于沙眼及其它具有結膜濾泡樣改變之疾患。治宜清熱,除濕,祛風,可內服除風清脾飲;或加劆洗法,外點黃連西瓜霜眼藥水。
粟瘡的診斷
粟瘡的鑒別診斷
亦稱粟瘍、瞼生粟。多由脾胃濕熱內蘊,加之風毒之邪外乘,壅結胞瞼所致。
粟瘡的并發(fā)癥
癢甚者服消風散;日久膚如蛇皮者,內服皂角苦參丸。外敷二味拔毒散。相當于丘疹性濕疹,或癢疹之類。
粟瘡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經(jīng)濕熱壅阻型
【證見】 眼癢澀疼痛,眵淚膠粘,胞瞼浮腫,瞼內及白睛紅赤;顆粒色黃,周圍紅赤。舌苔黃膩,脈弦滑。
【方藥】
1.主方除風清脾飲加減
2.中成藥參照“椒瘡”中成藥。
脾虛濕困型
【證見】 眼癢澀不適,胞瞼微腫,瞼內顆粒半透明,經(jīng)年未消。舌淡苔薄白,脈緩。
【治法】 健脾除濕。
粟瘡的護理
處方:桑白皮10克,茯苓皮12克,陳皮6克,生姜皮8克,蟬蛻6克,荊芥10克,薄荷6克,白術10克,太子參12克。水煎服,每日劑。
2.中成藥
(1)參苓白術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小兒酌減。
參看
|
出自A+醫(yī)學百科 “粟瘡”條目 http://timberreclaimed.com/w/%E7%B2%9F%E7%96%AE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粟瘡”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