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煎附子四神丹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別名】 四神附子煎、沉酒煎附子四神丹、四神附子

【處方】 水窟雄黃半斤,雌黃半斤,辰砂半斤,透明硫黃半斤(上別研水飛過,滲干,再同研勻。用燒藥盒子1個,看大小用。臨時先以牡丹根皮,燒煙熏盒子,令釅煙氣黑黃色,入前四物在內,約留藥盒子口下及1指,以醋調臘作餅子蓋定,與盒子口縫平,用赤石脂泥固濟盒子,用盒蓋子蓋之,令嚴,卻用紙筋鹽泥通裹盒子,固濟約厚1寸,放令極干。初用炭火燒熱,次加少火燒合通赤,常約令火5斤以來,漸漸添火氣,小卻添至5斤以來,照顧勿令炭厚薄不一,可添至三秤得濟,去火漸令冷,入在地坑內,深1尺以上,用好黃土蓋之。候3日取出,打破盒子,取藥研細,約30兩。)別入:胡椒末7兩,蓽茇末7兩,真赤石脂末3兩,好官桂心末6兩,附子(及6錢以上者,炮,去皮臍,取末)12兩。

【制法】 上以好法酒1斗,熬至3升,然后入附子末為糊,和前藥為丸,如雞頭子大,留少酒膏,恐藥干。候干。

【功效與作用】 升降陰陽,順正祛邪,消風冷痰涎,散結伏滯氣通利關節(jié),破瘀敗凝澀奔沖失經(jīng)之血,接助真氣,生續(xù)脈息,補腎經(jīng)不足,和膀胱小腸,秘精固氣,定喘止逆,壓煩燥,養(yǎng)胃氣。主小兒慢驚,一切虛冷之疾。五臟虧損,下虛上壅,胸中痰飲,臍腹冷積,奔豚氣沖,上下循環(huán),攻刺疼痛,脾寒冷汗中風痿痹,精神昏亂,霍亂吐瀉,手足逆冷,陰毒傷寒,四肢厥逆,形寒惡風,向暗睡臥,乍寒乍亂。婦人產后諸疾,血氣逆潮,迷悶欲絕,赤白帶下,崩漏不止。

【用法用量】 四神附子煎(《傳信適用方》卷二)、沉酒煎附子四神丹、四神附子丹(《普濟方》卷二二五)。

如覺熱渴,即加木香、桂末1錢,同和服之。

【注意】 如有固冷陳寒,宜常久服餌。如病安愈,不得多服。

【摘錄】 《幼幼新書》卷九引李安仁方

目錄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于“酒煎附子四神丹”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