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膿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外科正宗》卷一:透膿散

處方

黃耆12克 山甲(炒末)3克 川芎9克 當歸6克 皂角針4.5克

功能主治

治癰疽諸毒,內膿已成,不穿破者,服之即破。

用法用量

上藥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溫服。臨時入酒適量亦好?! ?/p>

目錄

摘錄

《外科正宗》卷一

透膿散出自明代醫(yī)家陳實功的《外科正宗》,為托毒潰膿之劑,主治正虛不能托毒、內已成膿、外不易潰、漫腫無頭之癰瘍,為外科托法中的著名方劑?! ?/p>

功效:

補益氣血,托毒透膿。特點為祛邪中兼扶正,并能祛腐生新?! ?/p>

方論:

方中生黃芪益氣托毒,鼓動血行,為瘡家圣藥,生用能益氣托毒,炙用則能補元氣而無托毒之力,且有助火益毒之弊,故本方黃芪必須生用、重用。當歸和血補血,除積血內塞,川芎活血補血,養(yǎng)新血而破積宿血,暢血中之元氣,二者常合用活血和營。穿山甲氣腥而竄,無微不至,貫徹經(jīng)絡而搜風,并能治瘕積聚與周身麻痹。皂角刺風化痰引藥上行,與穿山甲助黃芪消散穿透,直達病所,軟堅潰膿,以達消散脈絡中之積,祛除陳腐之氣之功。

中醫(yī)辨證論治強調“異病同治”、“同病異治”,臨床工作中,常以透膿散為基礎方,加減一些藥物以達異病同治的效果。如辨證雞血藤木瓜、桑枝桂枝、葛根、玄參等能溫通經(jīng)生津止渴而增強療效;加白芷、牛蒡、金銀花增加其辛散透邪,清熱解毒之用;加用黨參、茯苓,一方面補脾益氣,(脾為后天之本,脾土旺則萬物生),另一方面茯苓有淡滲利水之效 ......  

方歌:

透膿散治毒成膿,芪歸山甲皂刺芎;程氏又加銀蒡芷,更能速奏潰破功。

透膿散內用黃芪,山甲芎歸總得宜,加上角針頭自破,何妨膿毒隔千皮。

關于“透膿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