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蒺藜丸

跳轉(zhuǎn)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圣惠》卷二十二:白蒺藜丸

【處方】 白蒺藜1兩(微炒,去刺),茵芋1兩,羌活1兩,木香1兩,羚羊角屑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白花蛇肉2兩(酒浸,炙微黃),白附子1兩(炮裂),當歸1兩(銼,微炒),干蝎1兩(微炒),薏苡仁3分,檳榔半兩,牛膝1兩(去苗),芎藭1兩,牛黃1分(細研),麝香1分(細研),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別研如膏),防風3分(去蘆頭),酸棗仁1兩(微炒)。

【制法】 上為末,入杏仁膏,相和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刺風。遍身如針刺,肩背四肢拘急,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 忌生冷、油膩、毒滑、魚肉。

【摘錄】 《圣惠》卷二十二

成方便讀》卷四:白蒺藜丸

【處方】 白蒺藜1升,雞蛋10個(去黃存白,拌蒺藜1宿)。

【功效與作用】 時行赤眼流淚紅腫,胬翳遮睛,怕火畏光。

【用法用量】 炒,磨,水泛為丸服。

【摘錄】 《成方便讀》卷四

《圣惠》卷二十二:白蒺藜丸

【處方】 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獨活3分,羚羊角屑3分,防風3分(去蘆頭),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薯蕷3分,地骨皮3分,莽草1兩(微炒),葳蕤半兩,苦參1兩(銼),楓香1兩,蟬殼半兩(微炒)。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熱毒風攻,頭面瘙癢,如似蟲行,時發(fā)風疹。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 忌豬、魚肉。

【摘錄】 《圣惠》卷二十二

《圣惠》卷二十四:白蒺藜丸

【處方】 白蒺藜1兩(微炒,去刺),黃耆3分(銼),獨活3分,白芷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薯蕷3分,枳實1兩(麩炒微黃,去瓤),人參3兩(去蘆頭),黃連1兩(去須),葳蕤半兩,地骨皮半兩,桂心半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風毒上沖,頭面瘙癢如蟲行,身上時有風疹,心神煩悶。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二十四

《圣惠》卷四十四:白蒺藜丸

【處方】 白蒺藜2兩半(微炒,去刺),熟干地黃2兩半,鹿茸2兩半(去毛,涂酥,炙微黃),白蘞2兩半,磁石3兩(燒,醋淬7遍,細研,水飛過),鐵精1兩(細研),桂心1兩,續(xù)斷1兩,巴戟3兩,赤芍藥2兩,玄參2兩,木通2兩,海藻2兩(洗去咸味),牛膝2兩(去苗),桑寄生2兩,澤瀉2兩,射干1兩半,肉蓯蓉2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干)。

【制法】 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陰(疒頹)腫大。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 《圣惠》卷四十四

圣濟總錄》卷十七:白蒺藜丸

【處方】 蒺藜子(炒,去角)1兩,旋覆花(擇)1兩,皂莢(去皮子,燒為灰)1兩,惡實(炒)1兩,龍腦(研)2錢,麝香(研)1錢,菊花(擇)2兩。

【制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效與作用】 風頭旋,目運痰逆。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嚼細,溫酒送下。

【摘錄】 《圣濟總錄》卷十七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qū)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于“白蒺藜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