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犀散

跳轉(zhuǎn)到: 導(dǎo)航, 搜索

目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生犀散

【處方】 大黃(蒸.切.焙)、鱉甲(湯煮.去裙瀾.醋涂.炙黃)、麥門冬(去心)、黃蓍、秦艽(去苗并土)、羚羊角(鎊)、桑白皮人參、茯苓(去皮)、地骨皮(去土)、赤芍藥、柴胡(去苗)、枳殼(去瓤.麩炒)。

炮制】 上各等分,搗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治小兒骨蒸肌瘦,頰赤口干,日晚潮熱,夜有盜汗,五心煩躁,四肢困倦,飲食雖多,不生肌肉,及大病瘥后,馀毒不解,或傷寒病后,因食羊肉,體熱不除,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水一盞,入青蒿少許,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后,兒小即分為二服。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生犀散

【別名】 羚羊角湯(《圣濟總錄》卷一七七)。

【處方】 大黃(蒸,切,焙)鱉甲(湯煮,去裙襕,醋涂,炙黃)麥門冬(去心)黃耆 秦艽(去苗并土)羚羊角(鎊)桑白皮(銼)人參 茯苓(去皮)地骨皮(去土)赤芍藥 柴胡(去苗)枳殼(去瓤,麩炒)

【制法】 上各等分,搗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治小兒骨蒸肌瘦,頰赤口干,日晚潮熱,夜有盜汗,五心煩躁,四肢困倦,飯食雖多,不生肌肉,及大病愈后,余毒不解;或傷寒病后,因食羊肉,體熱不除。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青蒿少許,煎至90毫升,去滓食后溫服,兒小即分為二服。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fēng)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dǎo)劑、驅(qū)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fēng)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guān)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guān)電子書

關(guān)于“生犀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xué)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dǎo)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