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氣飲

跳轉(zhuǎn)到: 導(dǎo)航, 搜索

目錄

《嵩崖尊生》卷十四:和氣飲

【處方】 當(dāng)歸6分,川芎6分,白芍6分,人參6分,蘇梗6分,陳皮6分,腹皮6分,甘草3分,木香2分。

【功效與作用】 妊娠胃脹滿。

【用法用量】 《胎產(chǎn)心法》本方用法:水煎服。

【摘錄】 《嵩崖尊生》卷十四

女科萬金方》:和氣飲

【別名】 和氣散

【處方】 厚樸5錢,香附5錢,白術(shù)4錢,枳殼4錢,黃芩4錢,小茴香3錢,陳皮3錢,藿香3錢,甘草3錢,玄胡索3錢,砂仁2錢,草果2錢。

【制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婦人血氣不和,飲食少進,肚腹膨脹,嘔吐惡心。

【用法用量】 和氣散(《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二)。

【摘錄】 《女科萬金方》

《續(xù)易簡》卷二:和氣飲

【處方】 蒼術(shù)1兩4錢,桔梗1兩2錢,枳殼(去瓤,麩炒)6錢,橘紅6錢,白芍藥3錢,白芷3錢,川芎3錢,當(dāng)歸3錢,赤茯苓3錢,桂(去粗皮)3錢,半夏(湯洗7次)3錢,甘草(炙)3錢,厚樸(去粗皮,姜制)4錢,干姜4錢,吳茱萸(炒)半兩。

【制法】 上銼散。

【功效與作用】 腹痛,腸鳴,泄利。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半,生姜3片,煎至8分,去滓,食前通口服。二滓并煎。

【摘錄】 《續(xù)易簡》卷二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七:和氣飲

【處方】 干姜1分,葛根2錢,升麻2錢,熟大黃1錢半,枳殼1錢半,桔梗1錢,蒼術(shù)1錢,白芍7分,甘草8分,當(dāng)歸4分,半夏4分,白芷4分,茯苓4分,小茴5分,川椒15粒。

【功效與作用】 腎氣上逆,先脊痛,繼及背與肩。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引作“和氣湯”。

【摘錄】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七

《雜病源流犀燭》卷三十:和氣飲

【處方】 蒼術(shù)、葛根、桔梗、當(dāng)歸、茯苓、白芷、枳殼、甘草、陳皮、白芍。

【功效與作用】 通氣。調(diào)經(jīng)。主因跌撲閃挫,頓挫氣血,凝滯作痛。經(jīng)前腹痛。

【摘錄】 《雜病源流犀燭》卷三十

雞鳴錄》:和氣飲

【處方】 白術(shù)(土炒)1錢5分,鹽橘紅1錢,鹽香附2錢(研),茯苓8分,炒白芍1錢,酒芩1錢,川芎5分,炙草5分,酒歸身1錢6分。

【功效與作用】 妊娠4月,倦臥不安,或口舌頭痛,腳弱及腫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熱多,加梔炭1錢。

【摘錄】 《雞鳴錄》

《金鑒》卷五十二:和氣飲

【處方】 蒼術(shù)、紫蘇、防風(fēng)、赤苓、豆豉、藿香、陳皮、厚樸(姜炒)、炙甘草。

【功效與作用】 溫散。主小兒斷臍失護,風(fēng)冷乘入,傳于大腸,遂成臍寒瀉,糞色青白,腹痛腸鳴。

【用法用量】 加生姜、燈心,水煎服。

【摘錄】 《金鑒》卷五十二

廣嗣紀(jì)要》卷九引李東垣方:和氣飲

【別名】 束胎和氣飲、束胎飲

【處方】 白術(shù)1錢半,黃芩1錢半,大腹皮1錢,枳殼(炒)1錢,蘇葉莖5分,砂仁(炒)5分,炙草3分。

【功效與作用】 子滿。妊娠7-8月,其婦奉養(yǎng)本厚,安居太過,胎元肥壯,腹?jié)M下墜,逼迫子戶,坐臥不安。

【用法用量】 束胎和氣飲(原書同卷)、束胎飲(《萬氏女科》卷二)。

【臨床應(yīng)用】 子滿:徐大和之妻,娠八月,得子滿病,腹?jié)M,胎墜下迫,玉門大張,胞形外露,但伸臥不能坐,勢危,脈兩手俱大堅搏手。密齋診之曰:乃雙胎也。胎肥氣弱,不能束約,故下墜耳。用本方加人參一錢、升麻(炒)三分,服三劑,胎復(fù)上而安。后生一男一女。

【摘錄】 《廣嗣紀(jì)要》卷九引李東垣方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fēng)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dǎo)劑、驅(qū)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fēng)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guān)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guān)電子書

關(guān)于“和氣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xué)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dǎo)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