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根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萱草根 | 中藥圖典 |
萱草根 Xuān Cǎo Gēn |
|
---|---|
![]() |
|
別名 | 漏蘆果、漏蘆根果、地人參、黃花菜根、天鵝孵蛋、綠蔥兜、水大蒜、皮蒜、地冬、玉蔥花根、竹葉麥冬、多兒母、紅孩兒、爬地龍、綠蔥根、鎮(zhèn)心丹、昆明漏蘆 |
功效作用 | 利水,涼血。治水腫,小便不利,淋濁,帶下,黃疸,衄血,便血,崩漏,乳癰。 |
英文名 | Daylily Root,Dayily Root Citron Daylily Small Yellow Daylily |
始載于 | 《本草綱目拾遺》 |
毒性 | 有毒(一說無毒) |
歸經(jīng) | 脾經(jīng)、肝經(jīng)、膀胱經(jīng) |
藥性 | 涼 |
藥味 | 甘 |
萱草根 Radix Hemerocallis
(英) Daylily Root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L. 的根。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具肉質(zhì)紡錘狀塊根。葉基生,條狀披針形,長30~60cm,寬約2.5cm,背面被白粉。花葶圓柱形,高達100cm;圓錐花序頂生,具花5~6朵;苞片小,披針形;花被橙色或橙紅色,下部成管,上部裂片6,2 輪,內(nèi)輪裂片較外輪為寬,中部有暗紅色∧形斑紋,邊緣稍作波狀;雄蕊6,花絲長,著生于花被喉部;子房上位。蒴果矩圓形?;ㄆ?~8月,果期8~9月。
生于山地濕潤處。主產(chǎn)湖南、福建、江西、浙江。
采制 夏、秋來挖根,除去殘莖、須根,洗凈,曬干。
性狀 完整的根長約5~15cm,中下部膨大成紡錘形塊根,多干癟扭皺,有多數(shù)縱皺及少數(shù)橫紋。表面灰黃色或淡灰棕色。體輕,質(zhì)松軟,稍有韌性,不易折斷。斷面灰棕色或暗棕色,有放射性裂隙。氣微香,味稍甜。
性味 性涼,味甘。
功能主治 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用于小便不利、尿血、膀胱炎、乳汁缺乏、月經(jīng)不調(diào)、便血等。
附注 同屬植物黃花菜 H. citrina Baroni 的根亦作萱草根入藥。
考證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1.《本草圖經(jīng)》:萱草,處處田野有之。五月采花,八月采根用。今人多采其嫩苗及花跗作,云利胸膈甚佳。
2.《綱目》:萱,宜下濕地,冬月叢生,葉如蒲蒜輩而柔弱,新舊相代,四時青翠,五月抽莖開花,六出四垂,朝開暮蔫,至秋深乃盡,其花有紅黃紫三色,細實三角,內(nèi)有子,大如梧子,黑而光澤,其根與麥門冬相似,最易繁衍?!赌戏讲菽緺睢费?,廣中有一種水蔥,狀如鹿蔥。蓋亦此類也?;蜓月故[花有斑文,與萱花不同時者謬也。肥土所生,則花厚色深,有斑文,起重臺,開有數(shù)月。則花薄而色淡,開亦不久。嵇含《宜男花序》亦云,荊、楚之土,號為鹿蔥。尤可憑據(jù)。今東人采其花跗干而貸之,名為黃花菜?! ?/p>
食療價值
各種黃花菜的根部。又稱綠蔥根、雞腳參、地人參。秋季采挖,除去莖苗及須根,洗凈曬干用,或用鮮品。
性味甘涼,有小毒。能利水除濕,清熱涼血。用于水腫,小便不利,黃疸,婦女崩漏,帶下病,便血??杉鍦蜓心?、搗汁服。其氣微香,味略甜,亦可作食療之品。
生品有一定毒性,久服可引起蓄積中毒。但如經(jīng)煎煮加熱處理,可使毒性減弱或消失。干品用量一般不宜超過30g,過量有可能損害視力和腎臟。
|
關(guān)于“萱草根”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