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貝母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平貝母
Pínɡ Bèi Mǔ
平貝母
別名 平貝、坪貝、貝母
功效作用 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熱燥咳,干咳少痰,陰虛勞嗽,咯痰帶血。
英文名 BULBUS FRITILLARIAE USSURIENSIS
始載于  
毒性  
歸經 肺經
藥性
藥味

  

目錄

基本信息

拉丁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

中文名:平貝母

拉丁科名:Liliaceae

中文科名:百合

保護級別:3級  

基本概述

平貝母是我國東北地區(qū)的一種名貴藥用植物。由于分布范圍較狹窄,生長地區(qū)的林木不斷受到砍伐,自然植被遭受破壞,林地環(huán)境惡化,加之不斷采挖,因而野生植株逐漸減少。  

形態(tài)特征

平貝母是多年生草本,高達1米;鱗莖扁圓形,具2~3枚肥厚鱗片,白色,周圍有時附有少數(shù)小鱗莖,基部簇生須根。莖直立,光滑。莖下部葉常輪生,上部葉對生或互生,線形至披針形,長4~14厘米,寬2~6毫米,莖上部葉先端卷曲呈卷須狀?;▎紊谏喜咳~腋,下垂,共著花1~3朵,頂端的花具4~6枚葉狀苞片;苞片長7~10厘米,寬11毫米,先端卷曲;花鐘形,花被片6,外面污紫色,內面有近方形的黃色斑點,離生,兩輪排列;外花被片長圓狀倒卵形,長約3.5厘米,寬約1.5厘米;內輪花被片長圓狀橢圓形;蜜腺圓形,蜜腺窩位于花被下方,在花被背面明顯凸出;雄蕊6,比花被片短,花絲具小乳突,花藥近基部著生;于房棱柱形,花柱乳突狀突起,柱頭3裂。葫果廣倒卵圓形,具6棱,有多數(shù)種子。種于近半圓形,邊緣具翅?! ?/p>

分布及生長特點

平貝母分布于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區(qū),多生于紅松針闊葉混交林下。是早春植物,鱗莖小,須根少,吸肥力較差,而地上部分生長期僅55~60天,故適宜生于水肥充足而富有腐殖質的土地上。喜清涼、濕潤的氣候。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即頂凍出苗,5月開花。地溫在2℃~4℃時即開始抽莖,氣溫13℃~16℃時已生長旺盛。但不耐高溫,如氣溫超過28℃~30℃,土溫20℃以上時,生長即受到抑制,故在5月下旬至6月地上部分即枯萎,地下鱗莖進入休眠狀態(tài),休眠至8月中、下旬又開始萌動,在鱗片上開始生長子貝。9月上、中旬子貝漸多,直至結冰,又進入休眠。待翌春又返青出苗?! ?/p>

化學成份

鱗莖含西貝母堿-3β-D-葡萄糖甙(sipeimine-3β-D-glucoside),貝母辛堿(peimisine),西貝母堿(sipeimine),平貝堿甲(pingbeimine A),平貝堿乙(pingbeimine B),平貝堿丙(pingbeimine C)及平貝堿甙(pingbeimine glucoside)。 莖、葉含貝母辛堿,平貝堿甲,平貝定甙(pingbeidinoside),及24α-羥基薯蕷皂甙元-3-O-α-rhamnopyranosyl-(1→2)β-D-吡喃葡萄糖甙〔24α-hydroxydiosgenin-3-O-α-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花含貝母辛堿、去氫浙貝母堿(peiminine),及貝母屬堿A(fritillarine A)。 全草含平貝七環(huán)堿(ussuriendine),平貝七環(huán)酮堿(ussuriendinone),平貝七環(huán)堿甲醚(ussurienine),平貝七環(huán)酮堿甲醚(ussurienone),平貝酮(pingbeinone),黑龍江貝寧(beilonine)?! ?/p>

藥理作用

1.抗潰瘍作用:平貝母總堿3毫克/100克、1.5毫克/100克皮下注射幽門結扎型潰瘍、腹腔注射對消炎痛型潰瘍及應激性潰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這些作用可能與其抑制胃蛋白酶活性有關;

2.其他作用:平貝母浸膏對實驗性動物具有中樞抑制作用。平貝母總生物堿、平貝堿甲均有明顯的祛痰和降血壓作用;

3.毒性:平貝母總堿靜注的LD50為84.2毫克/千克;腹腔注射的LD50為148.4毫克/千克。亞急性毒性試驗表明,分別皮下注射平貝母總堿0.3毫克、0.15毫克,每日1次,連續(xù)3星期,對血象、肝為、腎功以及心、肝、脾、腎均無影響?! ?/p>

功能主治

平貝母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作用。主治主肺熱燥咳,干咳少痰陰虛勞嗽,咯痰帶血,瘰疬,乳癰等?! ?/p>

栽培技術

1.選地與整地:栽培平貝母應選擇疏松、濕潤、肥沃的腐殖土或油砂土。在這樣的土地上栽培的平貝母質量好、產量高。在秋季或春季深翻,除凈殘碎根莖和雜質,耕翻深度在20~25厘米,耙細整平。保持土壤疏松、平整,有利于平貝的生長發(fā)育,獲得高產。 平貝母多采用畦作,長度根據(jù)地形確定,寬1.2米,留作業(yè)道寬50厘米,畦高在15~20厘米。平貝母是喜肥植物,應施足底肥,有利于平貝的生長發(fā)育,否則會影響產量。糞肥以腐熟的豬糞、鹿糞和馬糞為好,但忌用生糞及雞鴨、鵝和人糞,否則使用后發(fā)酵生熱燒傷磷莖及根而導致腐爛。

2.繁殖方法:平貝生命力強,繁殖率高,即可有性繁殖,又可無性繁殖。有性繁殖一般需要6年左右才能收獲,無性繁殖1~2年即可收獲,所以生產上多采用無性繁殖,即用磷莖栽培的方法。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平貝母地上植株枯萎時挖取鱗莖,按大、中、小分開,隨挖隨栽,如不能及時栽種應用濕沙或濕土埋藏。栽培時間應在新根及新生芽分化前栽培完,否則影響新根、越冬芽及子貝的生成及分化,而影響來年的生長及產量。栽前將種子用篩子篩選,分大、中、小三個等級,挑出破損、有病的鱗莖。分級栽種,鱗莖大小一致,植株的生長一致,采收期也一致。一般大貝栽后一年采收,中貝栽后二年起收、小貝栽后三年起收。平貝母植株矮小,又無分枝適宜密植。適當?shù)拿苤材茉鰪娖截惖目购的芰Γ岣弋a量。

3.栽培方法:在施完底肥,鋪好畦土的畦上栽培,采用橫畦條播,大、中貝行距5~10厘米,株距5厘米,小貝行距5厘米,株距3厘米。播栽完后將根據(jù)種栽大小覆蓋4~6厘米腐殖土,覆蓋后摟平。然后在床面上覆蓋2~3厘米的蓋頭糞,以保證土壤疏松,保持水分,增加土壤肥力,緩解土溫的變化,保護平貝母安全越冬。

4.種植:遮蔭作物平貝母是早春植物,喜涼爽濕潤氣候,怕干旱炎熱、早春溫度在4℃時即萌發(fā)出土,溫度在13℃~16℃時進入生長茂盛期。從出苗到枯萎只有60天左右生長期。平貝母植株枯萎后有遮蔭物更有利于鱗莖更新芽的分化與子貝的分生生長。如果地面裸露,容易造成雜草叢生、影響平貝母正常發(fā)育。遮蔭作物以大豆,矮生豆角類為好,一般不影響平貝生長,其根瘤還可以提高土壤中氮的含量,有利于平貝母生長。同時大豆枝葉繁茂遮蔭能力強,能控制雜草生長。

5.摘花蕾:不作為留種的平貝母,要掐花打蕾,以免浪費養(yǎng)分,促進鱗莖生長發(fā)育。

6.病蟲害防治

(1)平貝母菌核?。河置诟?。是危害平貝母鱗莖最嚴重的病害。病發(fā)區(qū)有零星無苗斑塊區(qū)。感染本病的鱗莖全部變黑腐爛。并順水流向方向傳播感染,造成大面積缺苗,造成減產絕產。染病植株早期葉片邊緣變紫色或黃色,整個葉片逐漸變黃變紫,葉緣向下卷曲,下部葉片卷曲嚴重、頂部葉片、葉卷須及時尖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預防方法:一是通過有性繁殖建立無病種子田生產無病種裁。二是引種時要嚴格檢疫,絕不引種有病源的種子。三是發(fā)現(xiàn)發(fā)病植株要把病株和土壤一并挖出用石灰消毒換上新土補種新的種莖。四是平貝出齊苗后要結合葉面噴施豐貝、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7~10天噴一次進行預防,并結合噴施葉面肥增強免疫力。對已發(fā)病的植株可結合葉面噴施殺菌劑和灌根處理。

(2)平貝母銹病:又名“黃疸”,是危害平母較重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莖葉,首先在葉片背面和基部呈黃銹色病班,孢子成熟后呈黃銹色粉末,隨風飄揚,傳播迅速。莖葉病斑部位出現(xiàn)組織穿孔,逐漸枯黃,造成死苗。

防治方法:發(fā)病前7~10天噴施殺菌劑防病。發(fā)病時用萎銹靈或粉銹寧葉面噴施,每5~7天噴一次,連噴3~4次。

(3)主要蟲害:平貝母主要害蟲有金針蟲、蠐螬螻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蟲。主要是因用未腐熟好的糞肥而引起。

防治方法:一是毒餌誘殺。用敵百蟲粉0.5千克,麥麩子或豆餅25千克,加水拌勻,黃昏時撒于田間、特別是雨后撒放效果更好。二是用敵百蟲和辛硫磷噴拌腐熟肥料,悶24小時后再施用。

關于“平貝母”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給平貝母條目的留言

--221.207.174.14 2013年4月30日 (二) 20:39 (CST)

留言: 具業(yè)內人士提供,平貝在干燥時也用硫磺熏過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