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煙花

跳轉(zhuǎn)到: 導(dǎo)航, 搜索

吐煙花
Tǔ Yān Huā
別名 吐煙草
功效作用 清熱利濕;寧心安神。主濕熱黃疽;腹水;失眠;健忘;過敏性皮炎下肢潰瘍;瘡癤腫
英文名  
始載于 常用中草藥手冊
毒性  
歸經(jīng) 心經(jīng)、脾經(jīng)、肝經(jīng)
藥性
藥味 、

吐煙花的功效介紹】:

吐煙花 (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吐煙花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吐煙花一年生草木。

莖肉質(zhì),紫紅色,光滑,匍匐,節(jié)下生根。

葉肉質(zhì),在同一節(jié)上有2種葉:退化葉極細(xì)小,幾無柄,線狀倒卵形;正常葉甚大,斜卵形,長2~6厘米,寬1.3~3厘米,先端鈍,有時(shí)急尖,基部心形,極不對稱,邊緣波狀有圓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紅色或蒼白色,在生活狀態(tài)下兩面均有無數(shù)白色小斑點(diǎn),干時(shí)上面的線狀鐘乳體顯著,尤以近邊緣處更為密集,下面在葉脈上密被柔毛;托葉膜質(zhì),卵狀披針形,長4~8毫米,2枚合生,宿存。

花腋生,白色帶紅,雌雄異株;雄花序?yàn)槭枭⒌?a href="/w/%E8%81%9A%E4%BC%9E%E8%8A%B1%E5%BA%8F" title="聚傘花序">聚傘花序,總花梗長5~8厘米,雌花序?yàn)槊軅慊ㄐ?,總花梗近無;雄花萼片5,等大,雄蕊5;雌花萼片5,長圓形,近相等,頂端有小尖頭;子房小于花萼,有小瘤體。

瘦果淡棕色,有明顯的硬瘤體。

花期5~10月。

生于山溝陰濕的巖石上。

分布廣東、云南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鮮用或蒸后曬干。

性味】甘微澀,涼。

【功用主治-吐煙花的功效】清熱利濕。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2~5錢(鮮品1~2兩)。

【選方】①治急、慢性肝炎,神經(jīng)衰弱:吐煙花二至五錢,煎水服。

②治過敏性皮炎:吐煙花煎水洗。

③治下肢潰瘍腫:吐煙花鮮者搗爛外敷。

(性味以下出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

【生藥材鑒定】性狀鑒別 干品多纏繞扭曲。莖細(xì)長,暗紫色,節(jié)處可見纖細(xì)的不定根或合生的小托葉。葉有兩種,一種細(xì)小線形,一種較大,濕潤展平后呈斜卵形,長2-6cm,寬1-3cm,先端鈍圓,基部極不對稱,邊緣有波狀圓鋸齒,表面深綠色,可見明顯而稠密的線狀條紋(鐘乳體),尤以邊緣處更密集,質(zhì)脆。氣微,味微甘、澀。

關(guān)于“吐煙花”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xué)百科條目

個(gè)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dòng)作
導(dǎo)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