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痙
A+醫(yī)學百科 >> 剛痙 |
剛痙,病名。一作剛痓。《金匱要略.痓濕暍病脈證治》:“太陽病,發(fā)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痓(一作痙)?!薄疤柌。瑹o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痓,葛根湯主之?!薄隘b為病(一本痓字上有剛字),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齘齒,可與大承氣湯?!卑Y見發(fā)熱無汗,惡寒,頸項強急,頭搖口噤,手足攣急或抽搐,甚則角弓反張,脈弦緊等。傷寒剛痙,《圣濟總錄》用石膏湯、羚羊角湯、犀角大黃散等方。風熱盛所致剛痙?!夺t(yī)醇剩義.濕熱暑》用赤芍連翹散。參見痙條。
出自A+醫(yī)學百科 “剛痙”條目 http://timberreclaimed.com/w/%E5%88%9A%E7%97%89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剛痙”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