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草根

跳轉(zhuǎn)到: 導(dǎo)航, 搜索

蒲草根
Pú Cǎo Gēn
別名 席草根、茫草、三角草、水三棱草、絲毛草、三棱觀、度草根、大燈芯
功效作用 清熱利尿;解毒。主熱淋;小便不利;帶下;牙齦腫痛
英文名 Root of Triangular Bulrush
始載于 四川常用中草藥
毒性  
歸經(jīng) 胃經(jīng)腎經(jīng)、膀胱經(jīng)
藥性
藥味

異名】席草根、茫草(《四川常用中草藥》),三角草、水三棱草、絲毛草、三棱觀(《中國經(jīng)濟(jì)植物志》),度草根、大燈芯.

【漢語拼音】pu cao gen

【英文名】Root of Triangular Bulrush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Scirpus mucronatus(L.)Palla[Scirpus mucronatus L.;S.triangulatus Roxb.]

【拉丁文名】Radix Scirpi Triangulati

【來源】為莎草科植物水毛花的根。

【植物形態(tài)】水毛花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須根纖維狀,有一短的根狀莖。桿簇生,銳三棱形;葉退化葉鞘二個(gè),生于桿基部,膜質(zhì),棕色,頂端斜截形。小穗卵狀長橢圓形,長8~15毫米,寬4~6毫米,3~20個(gè)合生,成一側(cè)生、單生的頭狀花序;苞片三棱形,為桿的延長,長2~10厘米;鱗片卵形,淡褐色,長約4毫米,先端短尖,有棱脊,覆瓦狀排列,最下1~2枚空虛,其它的有兩性花1朵,最頂?shù)?a href="/w/%E8%90%8E%E7%BC%A9" title="萎縮">萎縮,下位剛毛6條,有倒刺;雄蕊3;柱頭3裂。小堅(jiān)果倒卵形或扁三棱形,成熟時(shí)黑色,具光澤。抽穗期7~8月。

資源分布:生于沼澤、河邊、溪旁和田邊。分布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湖南、四川、云南、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采集】秋季采根,曬干。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藥》:"淡微苦,涼。"

【功用主治】《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利尿。治熱癥牙痛,淋癥,白帶。"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者1~2兩。

【各家論述】《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利尿;治熱淋、牙痛,淋癥,白帶。

【出處】《中華本草》

關(guān)于“蒲草根”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xué)百科條目

個(gè)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dòng)作
導(dǎo)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