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學總論/鎂的異常

跳轉(zhuǎn)到: 導航, 搜索

醫(yī)學電子書 >> 《外科學總論》 >> 水、電解質(zhì)代謝和酸堿平衡的失調(diào) >> 體液代謝的失調(diào) >> 鎂的異常
外科學總論

外科學總論目錄

正常成人體內(nèi)鎂總量約為1000mmol,約合鎂23.5g。約有一半的鎂存在于骨骼內(nèi),其余幾乎都存在于細胞內(nèi),僅有1%存在于細胞外液中。血清鎂濃度的正常值為0.70~1.20mmol/L。雖有血清鎂濃度降低,腎排鎂并不停止。在許多疾病中,常可出現(xiàn)鎂代謝的異常。

(一)鎂缺乏 長時期的胃腸道消化液喪失,如腸瘺或大部小腸切除術后,加上進食少,是造成缺鎂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有長期應用無鎂溶液治療,靜脈高營養(yǎng)未加適量鎂作補充和急性胰腺炎等。

低鎂 血癥的常見癥狀有記憶力減退、精神緊張、易激動、神志不清、煩燥不安、手足徐動癥樣運動等。病人面容蒼白、萎頓。嚴重缺鎂者可有癲癇發(fā)作。

對有誘發(fā)因素而又出現(xiàn)一些低鎂血癥癥狀的病人,應懷疑有鎂缺乏。由于鎂缺乏常和缺鉀與缺鈣同時存在,在某些低鉀血癥病人中,補鉀后情況仍無改善時,應考慮有鎂缺乏。血清鎂濃度的測定一般對確診無多少價值。因為鎂缺乏不一定出現(xiàn) 血清鎂過低,而血清鎂過低也不一定表示有鎂缺乏。必要時,可作鎂負荷試驗,有助于鎂缺乏的診斷。正常人在靜脈輸注氯化鎂硫酸鎂0.2 5mmol/kg后,注入量的90%即很快地從尿內(nèi)排出,而在鎂缺乏病人,注入相同量的溶液后,輸入鎂的40%~80%可保留在體內(nèi)甚至每日從尿中僅排出鎂 1mmol。

一般可按0.25mmol/(kg.d)的劑量補充鎂鹽。如病人的腎功能正常,而鎂 缺乏又嚴重時,可按1mmol/(kg.d)補充鎂鹽。常用氯化鎂溶液或硫酸鎂溶液靜脈滴注。病人有搐搦時,一般用硫酸鎂溶液靜脈滴注,可以較快地控制抽搐。用量以每公斤體重給10%硫酸鎂0.5ml計算。靜脈給鎂時應避免給鎂過多、過速,以免引起急性鎂中毒心搏驟停。如遇鎂中毒,應即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氯化鈣溶液作用抗劑。完全糾正鎂缺乏需要時較長,故在解除癥狀后,仍應繼續(xù)每日補鎂1~3周。一般用量為50%硫酸鎂5~10mmol(相當50%硫酸鎂 2.5~5ml),肌肉注射或稀釋后靜脈注射。

(二)鎂過多 主要發(fā)生在腎功能不足時,遇見于應用硫酸鎂治療子癇的過程中。早期燒傷、大面積損傷或外科應激反應、嚴重細胞外液不足和嚴重酸中毒也可引起血清鎂增高。

臨床表現(xiàn)有疲倦、乏力、腱反射消失和血壓下降等。血清鎂 濃度有較大的增高時,心臟傳導功能發(fā)生障礙,心電圖顯示PR間期延長,QRS增寬和T波升高,與高鉀血癥時的心電圖變化相似。晚期可出現(xiàn) 呼吸抑制、嗜睡昏迷,甚至心搏驟停。

治療應先從靜脈緩慢給2.5~5mmol葡萄糖酸鈣或氯化鈣溶液,以對抗鎂對心 臟和肌肉的抑制。同時要積極糾正酸中毒和缺水,停止給鎂 。如血清鎂濃度仍無下降或癥狀仍不減輕時,應及早采用透析療法。

32 鉀的異常 | 鈣的異常 32
關于“外科學總論/鎂的異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