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積液

跳轉(zhuǎn)到: 導航, 搜索

胃腸積液胃飲。胃飲是古代所指的狹義痰飲?!?a href="/w/%E9%87%91%E5%8C%AE%E8%A6%81%E7%95%A5" title="金匱要略">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p>

胃腸積液是因腹部手術(shù)后,或因胃反等病,脾胃受損,運化輸布失常,導致水飲停聚于胃腸而成。以痞脹,腹中水聲漉漉,嘔吐水液等為主要表現(xiàn)的痰飲類疾病。

目錄

胃腸積液的病因

胃腸積液是因腹部手術(shù)后,或因胃反等病,脾胃受損,運化輸布失常,導致水飲停聚于胃腸而成。

胃腸積液的癥狀

[診斷依據(jù)]

1.多有腹部手術(shù)后、胃瘍、胃反等病史。

2.起病緩慢,以痞脹,腹中水聲漉漉,嘔吐水液等為主癥,或見腹痛口渴,納差,心悸氣短,大便干結(jié)或稀,頭昏目眩,神疲乏力,形體消瘦等癥。
  
3.體查或可見腹膨脹,有壓痛,中上腹有振水聲,腸鳴音亢進,可聞氣過水聲等。

4.X線腹部平片可見腹部有液平面及積氣。

胃腸積液的診斷

胃腸積液的鑒別診斷

本病系水飲停積胃腸而成,其臨床表現(xiàn)胃反、腸痹腸結(jié)等頗多類似若起病較,急,脘腹疼痛較劇、嘔吐頻繁等病情嚴重者,宜按胃反、腸痹、腸結(jié)等診斷;若起病較緩,病情較輕,以痞脹,腹中水聲漉漉,嘔吐痰涎或水液為主要表現(xiàn)者,方可名為本病。

胃腸積液的并發(fā)癥

頭昏目眩,神疲乏力,形體消瘦

胃腸積液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辨證論治

1.痰飲中阻癥:脘腹脹滿,自利,利后反快,雖利心下續(xù)堅滿,腸間漉漉有聲,或口舌干燥,大便秘結(jié),苔白膩或黃,脈沉弦或伏;攻逐水

2.脾陽虛衰證:胸脅支滿,痞脹且喜得溫熨,畏冷背寒,嘔吐痰涎或水液,水入易吐,口渴不欲飲,心悸,氣短,頭暈目眩,食少便溏,形體逐漸消瘦,苔白滑,脈弦細而滑。溫脾化飲。

參看

關(guān)于“胃腸積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