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蓮

跳轉(zhuǎn)到: 導航, 搜索

石壁蓮
Shí Bì Lián
別名 一包針、五指草、石上蓮、野雞腳
功效作用 活血散瘀;解毒止痛;利尿通淋。主跌打損傷;風濕疼痛;毒蛇咬傷;熱淋石淋
英文名  
始載于  
毒性  
歸經(jīng)  
藥性
藥味

【拼音名】 Shí Bì Lián

【別名】 一包針、五指草、石上蓮、野雞腳

【來源】 藥材基源:為水龍骨科植物掌葉線蕨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lysis digitata(Bak.)Ching[Gymnogramme digitata Bak.]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 植株高30-50cm。根莖長而橫生,密被黑褐色有光澤的披針形鱗片,長漸尖頭,基部盾狀著生,邊緣有疏小齒,葉遠生,近二型;營養(yǎng)葉孢子葉同形,但葉柄較短而有翅,裂片較寬;營養(yǎng)葉的葉柄長20-30cm,圓柱形,淡禾稈色,基部有關(guān)節(jié)并被鱗片;葉片通常為掌狀深裂,有時為2-3裂或單葉,長與寬各10-18cm,基部截形或多少下延;裂片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略變狹,長10-16cm,寬1.5-3cm,邊緣呈淺波狀;側(cè)脈斜向上,每對側(cè)脈之間有2行伸長的網(wǎng)眼,偶有單一的鉤狀內(nèi)藏小脈。孢子囊群線形,沿側(cè)脈斜出,每側(cè)脈之間有1條;無囊群蓋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1700m的林下或山谷溪邊潮濕地或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廣西、貴州等地。

【性味】 微苦;涼

【功效與作用】 活血散瘀;解毒止痛;利尿通淋。主跌打損傷風濕疼痛;毒蛇咬傷;熱淋;石淋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關(guān)于“石壁蓮”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