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味冬青丸
A+醫(yī)學(xué)百科 >> 十六味冬青丸 |
十六味冬青丸
【簡介】本品系蒙古族驗(yàn)方。
【處方】冬青葉150g 石榴25g 石膏75g 肉桂50g 豆蔻50g 木香50g 丁香50g 甘草50g 白葡萄干125g 沉香75g 拳參75g 蓽茇50g 肉豆蔻50g 紅花50g 廣棗50g 方海50g
【制法】以上十六味,除白葡萄干外,其余冬青葉等十五味粉碎成粗粉,加白葡萄干,粉碎,烘干,再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褐色的大蜜丸;氣微香,味甘辛、微苦而澀。
【功能與主治】寬胸順氣,止嗽定喘。用于胸滿腹脹,頭昏浮腫,寒嗽痰喘。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丸,一日~2次。
【規(guī)格】每丸重6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十六味冬青丸”條目 http://timberreclaimed.com/w/%E5%8D%81%E5%85%AD%E5%91%B3%E5%86%AC%E9%9D%92%E4%B8%B8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十六味冬青丸”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