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血
A+醫(yī)學百科 >> 人工血 |
人工血(Artificial blood),亦作人造血,又稱血液替代品(Blood substitute)或血液代理(Blood surrogates),是一種用于模擬和替代血液功能的物質。雖然它不包含血液成分,例如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或血漿,卻能帶走二氧化碳并帶來氧氣,直到骨髓能生產(chǎn)足夠的紅血球為止。
人工血主要有血紅蛋白基氧載體(HBOCs)和全氟化碳基氧載體(PFBOCs)兩大類別。
除了利用身體外的物品來造血,亦有研究利用病人本身的其他體細胞來造血。過往有把細胞還原成為iPS細胞的研究,但會增加病人患癌風險。香港蘋果日報引述法新社及英國《自然》周刊新聞,在加拿大麥馬士達大學的研究員邁克·巴蒂亞(Mick Bhatia)發(fā)現(xiàn)只要在皮膚纖維組織的母細胞加入OCT4基因,然后放入模擬細胞激素的蛋白質混合物中培育,就可以令細胞有造血功能[1]。但預期有關研究要普及,仍然需時約5至10年。
參考資料
- ↑ 人皮可變血 輸血不求人. 香港蘋果日報. 2010-11-09 [2013-01-29] .
外部連結
- Artificial blood 在博聞網(wǎng)上
- Artificial Blood Overview and Current Research
- Synthetic blood overview and history
- Blood substitutes -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current medical issues surrounding blood substitutes.
- Forum for blood management and avoidance
參考來源
出自A+醫(yī)學百科 “人工血”條目 http://timberreclaimed.com/w/%E4%BA%BA%E5%B7%A5%E8%A1%80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人工血”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