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mbs試驗

(重定向自抗人球蛋白試驗
跳轉(zhuǎn)到: 導航, 搜索

Coombs試驗抗人球蛋白試驗,是檢測血液中溫反應性抗體的一種方法,也是診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的重要指標。溫抗體中50%以上由IgG介導,其次為IgM,IgA和C3d等,因此本試驗應分選各種單克隆抗體同時測定。Coombs試驗分為直接試驗(直接反應)和間接試驗(間接反應):直接試驗的目的是檢查紅細胞表面的不完全抗體;間接試驗的目的是檢查血清中存在游離的不完全抗體。

目錄

原理

不完全抗體(IgG)無法架接2個鄰近的紅細胞而只能和一個紅細胞抗原相結(jié)合??谷饲虻鞍卓贵w是完全抗體,可與多個不完全抗體的Fc段相結(jié)合,導致紅細胞凝集現(xiàn)象,稱為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直接Coombs試驗陽性說明病人紅細胞表面上包被有不完全抗體(比如IgG)。而間接Coombs試驗陽性則說明病人血清中存在不完全抗體。


方法

(1)直接coombs試驗 :是測定吸附在紅細胞膜上的不完全抗體補體較敏感的方法,是診斷AIHA的重要依據(jù)。在生理鹽水內(nèi),吸附不完全抗體或補體的致敏紅細胞并無凝集,因為不完全抗體是單價的。加入完全、多價的抗人球蛋白抗體后,后者與不完全抗體Fc段相結(jié)合,起搭橋作用,可導致致敏紅細胞相互凝集,即直接Coombs試驗陽性。根據(jù)加入的抗人球蛋白不同,可鑒別使紅細胞致敏的是IgG抗體還是C3。

直接Coombs試驗.jpg

(2)間接coombs試驗:用于檢測游離在血清中的不完全抗體。即將待測血清標本加入具有特異抗原的紅細胞懸液中,如果抗原抗體相應則發(fā)生結(jié)合,再加入抗球蛋白抗體,則出現(xiàn)紅細胞凝集。本法多用于檢測母體Rh(D)抗體以及因紅細胞不相容的輸血而產(chǎn)生的血型抗體。此外也可用專一特異性的抗球蛋白血清,如抗IgG、抗IgM、抗IgA、抗補體血清等,分析與紅細胞表面結(jié)合的不完全抗體的Ig亞類。

間接Coombs試驗.jpg

參考值

直接和間接Coombs’試驗均為陰性,也就是說正常人這兩個試驗都應該是陰性。

臨床意義

1.陽性:見于新生兒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AIHA)、SLE、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惡性淋巴瘤、甲基多巴及青霉素型等藥物性溶血反應。

2.AIHI大多屬于溫抗體型(即于37°C條件下作用最強,主要為IgG),但也有小部分屬于冷抗體型(主要為IgM),故必要時于4°C條件下進行試驗,排除假陰性反應。

3.AIHA大多為IgG型抗體,還有IgG+C3型等,故應使用廣譜的抗人球蛋白血清進行試驗


參考文獻

關于“Coombs試驗”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