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蕈中毒
對
毒蕈中毒
的源代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編輯這個頁面須要登錄或更高權限!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自動確認用戶
如果您還沒有登錄請
登錄
后重試。A+醫(yī)學百科是一個開放式網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內容僅須要
花10秒鐘時間創(chuàng)建一個賬戶
。 如果您已經登錄,本頁面可能是受保護的內容。如果您認為有修改的必要,請
聯系本站管理人員
。
條目源代碼:
蕈類又稱[[蘑菇]],屬于[[真菌]]植物。[[毒蕈]]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類,毒蕈在中國有100多種,對人生命有威脅的有20多 <b />{{百科小圖片|bkm06.jpg|}}毒蕈 種,其中含有劇毒可致死的不到10種。分別是:褐鱗環(huán)柄菇、肉褐麟環(huán)柄菇、白毒傘、鱗柄白毒傘、毒傘、秋生盔孢傘、鹿花菌、包腳黑褶傘、毒粉褶菌、殘托斑毒傘等?! ?==毒蕈中毒-概述== 中國古代對毒蕈中毒及解救方法早有認識。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方論.果實菜谷禁忌并治》中指出:“食諸蕈中 <b>鹿花蕈</b> 毒,悶亂欲死”,治療應“土漿飲一二升,[[大豆]]濃煮汁飲之,服諸吐利藥,并解”。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亦有多處論述。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總結了前人[[解毒]]蕈中毒的藥物,如[[甘草]]、[[防風]]、[[忍冬藤]]、[[生姜]]、[[胡椒]]、[[綠豆]]、[[梨葉]]、[[荷葉]]、[[阿魏]]、[[地漿]]、[[鷓鴣]]等。 有毒成分和中毒表現 毒蕈中的[[毒素]]種類繁多,成分復雜,中毒[[癥狀]]與毒物成分有關,主要的毒素有胃腸毒素、[[神經]]精神毒素、[[血液毒素]]、原漿毒素、[[肝腎]]毒素。由于毒蕈的種類頗多,一種蘑菇可能含有多種毒素,一種毒素可能存在于多種蘑菇中,故誤食毒蘑菇的癥狀表現復雜,常常是某一系統(tǒng)的癥狀為主,兼有其他癥狀。一般常分為胃腸癥狀、神經精神癥狀、[[溶血]]癥狀、實質性[[肝臟]][[腎臟損害]]癥狀、類植物日光[[皮炎]]癥狀等。 <b>中毒原因 </b> 蘑菇種類繁多,有毒與無毒蘑菇不易鑒別,人們缺乏識別有毒與無毒蘑菇的經驗,將毒蘑菇誤為無毒蘑菇食用,特別是兒童更易誤采毒蘑菇食用?! ?==毒蕈中毒-類型== 全世界已知的毒草約百余種,目前在中國已發(fā)現的約80余種。各種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中毒的[[臨床表現]]也各 <b>毒蕈中毒</b> 異。按各種毒草中毒的主要表現,大致分為四型; (-)[[胃腸炎]]型由誤食毒紅菇、紅網[[牛肝菌]]及墨汁鬼傘等毒蕈所引起。[[潛伏期]]約1/2~6小時。發(fā)病時表現為劇烈[[腹瀉]]、[[腹痛]]等。引起此型中毒的毒素尚未明了,但經過適當的對癥處理中毒者即可迅速[[康復]],[[死亡率]]甚低。 (二)神經精神型由誤食毒蠅傘、豹斑毒傘等毒蕈所引起。其毒素為類似[[乙酸]]膽鹼的毒蕈鹼(muscarine)。潛伏期約l~6小時。發(fā)病時臨床表現除腸胃炎的癥狀外,尚有[[副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如[[多汗]]、[[流涎]]、流淚、脈搏緩慢、[[瞳孔縮小]]等。用[[阿托品]]類藥物治療效果甚佳。少數病情嚴重者可有[[譫妄]]、[[幻覺]]、[[呼吸抑制]]等表現。個別病例可因此而死亡。由誤食角鱗次[[傘菌]]及臭黃菇等引起者除腸胃炎癥狀外,可有[[頭暈]]、[[精神錯亂]]、昏睡等癥狀。即使不治療,1~2天亦可康復。死亡率甚低。由誤食[[牛肝]]蕈引起者,除腸胃炎等癥狀外,多有幻覺(矮小[[幻視]])、譫妄等癥狀。部份病例有迫害妄想等類似[[精神分裂癥]]的表現。經過適當治療也可康復,死亡率亦低。 (三)溶血型因誤食鹿花蕈等引起。其毒素為鹿花蕈素。潛伏期6~12小時。發(fā)病時除腸胃炎癥狀外,并有溶血表現??梢餥[貧血]]、[[肝脾腫大]]等[[體征]]。此型中毒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亦常有影響,可有[[頭痛]]等癥狀。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輸血]]等治療多可康復,死亡率不高。 (四)[[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因誤食毒傘、白毒傘、鱗柄毒傘等所引起。其所含毒素包括毒傘毒素及[[鬼筆]]毒素,兩大類共 11種。鬼筆毒素作用快,主要作用于肝臟。毒傘毒素作用較遲緩,但[[毒性]]較鬼筆毒素大20倍,能直接作用于[[細胞核]],有可能抑制RNA[[聚合酶]],并能顯著減少肝糖元而導致[[肝細胞]]迅速[[壞死]]。此型中毒病情兇險,如無積極治療死亡率甚高?! ?==毒蕈中毒-[[急救]]== 1、加快毒物排出:到醫(yī)院后要盡快給予[[洗胃]],及時催吐、導瀉。洗胃后成人口服[[活性炭]]50--100克,用水調服。并予 <b>甘草</b> [[硫酸鎂]]導瀉。 2、對癥與支持治療:對各型中毒的腸胃炎到癥狀,應積極糾正[[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對有[[肝損害]]者應給予[[保肝]]支持治療。對有精神癥狀或有[[驚厥]]者應予[[鎮(zhèn)靜]]或抗驚厥治療,并可試用脫水劑。 3、特殊治療:阿托品,[[巰基]][[解毒藥]],腎上腺皮質激素 4、預防:切勿采摘自己不認識的蘑菇食用,毫無識別毒蕈經驗者,千萬不要自采蘑菇3.預防措施:加強宣傳、避免誤食 有毒野生菇(菌)類常具備以下特征:1)色澤鮮艷度高。2)傘形等菇(菌)表面呈魚鱗狀。3)菇柄上有[[環(huán)狀突]]起物。4)菇柄底部有不規(guī)則突起物。5)野生菇(菌)采下或受損,其受損部流出乳汁?! ?==毒蕈中毒-臨床表現== 1、胃腸類型:潛伏期10分鐘¡ª6小時,主要癥狀是[[惡心]]、[[嘔吐]]、腹疼、腹瀉,應予以對癥和[[支持療法]]。 <b>阿托品</b> 2、神經精神型:主要表現為付[[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可發(fā)生多汗、流涎、瞳孔縮小、[[脈緩]]等癥狀;可用阿托品治療。 3、溶血型:可出現貧血、黃疽、[[血尿]]、肝臟腫大,嚴重的有生命危險。治療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4、臟器損害型:此型病程較復雜,中毒最嚴重,依病情發(fā)展可分為潛伏期、胃腸炎期,假愈期,[[內臟]]損害期,精神癥狀期和恢復期。出現多臟器損傷以肝、腎為主。肝腫大、[[轉氨酶升高]],可出現[[肝壞死]],[[腎損害]]出現[[少尿]]、[[無尿]]、血尿¡­¡­[[尿毒癥]];[[腎功能衰竭]],治療用二硫基[[丁二酸]]鈉或二硫基[[丙磺酸]]酸鈉。同時注意保肝、腎。 ==毒蕈中毒-治療方法== 毒蕈中毒的臨床表現雖各不相同,但起病時多有吐瀉癥狀,如不注意詢問食蕈史常易被誤診為腸胃炎、菌痢或一般食 <b>毒蕈</b> 物中毒等。故當遇到此類癥狀之病人時、尤在夏秋季節(jié)呈一戶或數戶同時發(fā)病時,應考慮到毒蕈中毒的可能性。如有食用野蕈史、結合臨床癥狀,診斷不難確定。如能從現場覓得鮮蕈加以鑒定,或用以飼養(yǎng)動物證實其毒性、則診斷更臻完善。應及時采用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方法以迅速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物。尤其對誤食毒傘、白毒傘等毒蕈者,其發(fā)病時當已踞食蕈6小時以上。但仍宜給予洗胃、導瀉等治療。洗胃、灌腸后導入[[鞣酸]]、活性碳等可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其他的治療方法尚有: (一)阿托品 主要用于含毒蕈堿的毒蕈中毒。可根據病情輕重,采用0.5~lmg[[皮下注射]],每1/2~6小時一次。必要時可加大劑量或改用[[靜脈注射]]。阿托品尚可用于緩解腹痛、吐瀉等[[胃腸道]]癥狀。對因[[中毒性心肌炎]]而致[[房室傳導阻滯]]亦有作用。 (二)巰基解毒藥 毒傘、白毒傘等毒蕈中毒用阿托品治療常無效。用含巰基的解毒藥治療此類毒草中毒,有一定的效果。其作用機理可能是此類藥物與某些毒素如毒傘[[肽]]等相結合,阻斷其[[分子]]中的硫疏鍵,使其[[毒力]]減弱,而保護了體內含巰基酶的活性.甚至恢復部份已與毒素結合的酶的活力。常用的有: 1.二巰丁二鈉(Na-DMS) 0.5~1g稀釋后靜脈注射,每6小時一次,首劑加倍,癥狀緩解后改為每日注射2次,5~7天為一療程。 2.二巰丙橫鈉5%溶液5ml[[肌內注射]],每6小時 一次,癥狀緩解后改為每日注射2次,5~7天為一療程。 (三)腎上腺皮質激素適用于溶血型毒蕈中毒及其他重癥中毒病例,特別是有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腦炎]]、嚴重的肝損害及有[[出血傾向]]的病例皆可應用。 (四)對癥治療對各型中毒的腸胃炎期,應積極輸液,糾正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對有肝損害者應給予保肝支持治療。對有精神癥狀或有驚厥者應予鎮(zhèn)靜或抗驚厥治療。并可試用脫水劑?! ?==毒蕈中毒-階段發(fā)展== 1.潛伏期食后15~30小時,一般無任何癥狀。 <b>毒蕈</b> 2.腸胃炎期可有吐瀉,但多不嚴重,常在一天內自愈。 3.假愈期此時病人多無癥狀,或僅感輕微[[乏力]]不思飲食等。實際上肝臟損害已經開始。輕度中毒病人肝損害不嚴重,可由此進入恢復期。 4. 內臟損害期此期內肝、腦、心、腎等器官可有損害,但以肝臟的損害最為嚴重??捎悬S疽、轉氨酶升高、肝腫大、出血傾向等表現。死亡病例的肝臟多顯著縮小,切面呈[[檳榔]]狀,肝細胞大片壞死,肝細胞索支架塌陷,[[肝小葉]]結構破壞,肝竇擴張,星狀[[細胞]][[增生]]或有肝細胞脂肪性變等。少數病例有心律紊亂、少尿、[[尿閉]]等表現。 5.精神癥狀期部份病人呈[[煩躁不安]]或淡漠[[嗜睡]],甚至[[昏迷]]驚厥??梢騕[呼吸]]、循環(huán)中樞抑制或[[肝昏迷]]而死亡。 6.恢復期經過積極治療的病例一般在2~3星期后進入恢復期,各項癥狀體征漸次消失而痊愈。此外,有少數病例呈暴發(fā)型經過,潛伏期后1~2日突然死亡??赡転橹卸拘孕募⊙谆蛑卸拘阅X炎等所致?! ?==毒蕈中毒-自我救治== 首先應判斷是否為毒蕈中毒,是哪種毒蕈所致,保留樣品供專業(yè)人員救治參考。立即叫[[救護車]]趕往現場,急救時最重 <b>毒蕈</b> 要的是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后把手指伸進咽部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 在等待救護車期間,為防止反復嘔吐發(fā)生的脫水,最好讓患者飲用加入少量[[食鹽]]和食用糖的“糖鹽水”,補充體液的丟失,防止[[休克]]的發(fā)生。 在對已發(fā)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強行向其口內灌水,防止[[窒息]]。為患者加蓋毛毯保溫。 如為速發(fā)型毒蕈,會出現流涎、腹痛及瞳孔縮小等癥狀??善は伦⑸浠蚣∽⑼锌?.5--1mg或靜注654—2 5--10mg。 [[肝炎]]型患者在假愈期仍應采取保肝等一系列措施。 [[中草藥]]可給甘草1至2兩,綠豆1~4兩,水煎;或甘草湯內服;或對坐草2兩(或帶[[金銀花]]藤4兩),煎服;或鮮金銀花或嫩葉適量,洗凈嚼服。 ==毒蕈中毒-預防== 1.切勿采摘自己不認識的蘑菇食用。 2.毫無識別毒蕈經驗者,千萬不要自采蘑菇。 3.預防措施:加強宣傳、避免誤食。 4.有毒野生菇(菌)類常具備以下特征:1)色澤鮮艷度高。2)傘形等菇(菌)表面呈魚鱗狀。3)菇柄上有環(huán)狀突起物。4)菇柄底部有不規(guī)則突起物。5)野生菇(菌)采下或受損,其受損部流出乳汁。 [[分類:內科]][[分類:生物因素疾病]] ==參看== *[[預防醫(yī)學/毒蕈中毒|《預防醫(yī)學》- 毒蕈中毒]] {{導航板-中毒}}
在這個頁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Navbox
(
查看源碼
)
模板:導航板-中毒
(
查看源碼
)
模板:百科小圖片
(
查看源碼
)
返回到
毒蕈中毒
。
個人工具
登錄/創(chuàng)建賬戶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查看
閱讀
繁體/正體
編輯修改
修訂歷史
動作
搜索
導航
首頁
大醫(yī)精誠
人體穴位圖
中藥圖典
全國醫(yī)院列表
醫(yī)學電子書
藥品百科
中醫(yī)百科
疾病診斷
急救常識
疾病查詢
中藥百科
中醫(yī)方劑大全
怎樣看化驗單
全國制藥企業(yè)
醫(yī)科院校大全
醫(yī)事漫談
醫(yī)學下載
醫(yī)學視頻
推薦工具
醫(yī)學網站大全
醫(yī)學詞典
醫(yī)學資訊博客
功能菜單
添加頁面
志愿者招募中
積分排名
關于廣告
網站事務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所有特殊頁面
隱私政策
關于A+醫(yī)學百科
免責聲明